11月8日下午,由yl6809永利官網團委學生會主辦的博雅講堂活動第一期在yl6809永利官網三樓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期博雅講堂邀請到了中國史專業本科二年級的劉丹睿同學,為大家帶來題為《陳壽在蜀仕官考》的報告。

劉丹睿首先從《三國誌》的曆史影響與巨大爭議談起,強調了考證陳壽在蜀仕官情況是研究《三國誌》真實可信性的重要切入點,並提出他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他向在座同學分別介紹了《晉書》和《華陽國誌》中對於陳壽在蜀漢任職的記載,對比發現兩傳之中的官職名稱截然不同,由此引入對陳壽在蜀漢任官情況的考證。劉丹睿率先就陳壽在蜀漢任主簿的情況進行研究,他通過研讀《陳壽行年鉤沉》、《異同記》等大量史料對此做了如下三點補充:第一是“陳壽嚐為瞻吏”的記載可靠性不高,第二是陳壽的任官記錄可能存在缺失,第三是對於陳壽任期間個人經曆記載的史料可能並不可信。隨後,他根據《通典》、《後漢書》等史書中有關官職的記載,分別對陳壽所任職的觀閣令史、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進行考據,最終他認為陳壽任觀閣令史一職可靠性比較高且任此職應在任東觀秘書郎之前,而東觀秘書郎、散騎黃門侍郎可能是誤稱或別稱,陳壽有可能任東觀郎。同時,他由此深入對陳壽與諸葛瞻關係和蜀漢史官製度的研究。他指出,陳壽與諸葛瞻未必真實存在矛盾,蜀漢政權至少存在管理文獻的官員且由東漢繼承而來,而陳壽所言歸因於諸葛亮個人失誤的結論也存在其製度背景。


劉丹睿的講堂為同學們研究曆史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和思路,在場同學積極提問交流。最後,柳嶽武老師對本期講堂做了細致的點評,本期博雅講堂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